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,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
微软和谷歌的浏览器之争告一段落。 4月9日,微软正式开放了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的下载,该版本最大的特点是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的内核。根据此前公布的消息,“换芯”后的新Edge向下支持Windows 7.0/8.0/8.1以及macOS。 在Chrome浏览器风靡之前,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曾主导浏览器市场多年,可是微软的战略失误却让IE浏览器逐渐萎靡不振。为了重新夺回浏览器的市场份额,微软试图抛弃传统的Internet Explorer,并发布全新的现代化Edge浏览器,以此重新激活其浏览器业务的生命力,但Edge浏览器的市场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。 NetMarketShare数据显示,2019年3月,谷歌Chrome浏览器市场全球份额为67.88%,Edge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则为5.20%。此前,很多Windows用户甚至戏称“IE和Edge只在下载Chrome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”。 IE浏览器胜出 关于浏览器的发展史,不得不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。 上世纪90年代,随着蒂姆·伯纳斯·李(Tim Berners- Lee)的World Wide Web万维网协议引爆Internet,互联网开始真正走向舞台,这个时候急需一个通用的网络浏览器,网景公司便应运而生。 1994年,网景公司成立,并于同年推出了图形界面的网络浏览器“网景浏览器”软件,该款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,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新网民。成立仅一年时间,网景公司便成功上市,上市当天,公司股价从28美元疯涨至75美元。当时的网景公司被喻为“互联网领域的微软”,似乎有盖过微软的势头。 当时的比尔·盖茨有些后知后觉,认为其不过是某种类型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。但是,网景浏览器的发展趋势显示,互联网本身正在成为信息高速公路。而作为应用软件的平台,浏览器的发展潜力对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。 反应过来的微软祭出了自己的“大杀器”,将IE浏览器深度集成到Windows操作系统中,并且和资源管理器等Windows系统组件整合到一起。不过直到1997年,微软推出IE4.0,才在性能和使用体验上逼近网景公司的浏览器。 但在用户体验相当的情况下,微软将Windows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捆绑销售的做法展现了巨大威力,Internet Explorer伴随着Windows 一路做大。最终,双方的争斗以网景公司资金枯竭被AOL收购终结。 尽管网景公司最终落败,但其毕竟是少数曾经盖过微软风头的公司之一,网景公司和微软公司的网络浏览器之争也成为IT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。 Chrome后来居上 取得胜利之后的微软犯了一个致命错误:认为浏览器战争已经结束,并成为历史。 Internet Explorer的早期团队项目经理Hadi Partovi在复盘Internet Explorer衰落时曾提到,在IE获得了绝对优势之后,微软几乎完全解散了IE团队,原因是微软并不看好浏览器市场的未来。这一态度使得其浏览器技术一直没有什么创新,这也是IE6.0与IE7.0发布相隔5年的原因。 而正是在这段时期,Firefox崛起了。在网景浏览器落败之后,网景公司建立开放源代码计划Mozilla,并成立了相应组织。薪尽火传,Firefox正是由Mozilla孕育诞生,网景浏览器的火种就此流传下来。 由于当时微软的IE项目被转入了“维护模式”,很多顶级成员被迫离开了团队,成批地加入到新项目中,只有部分留下来发布IE5.5和IE6.0,主要负责bug修复以及匹配Windows XP等工作。因此在微软真正意识到Firefox已经成为其潜在威胁之前,自己的IE研发团队一直未能就绪。 (责任编辑:科技中国) |